电火锅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火锅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中欧关系没有理由停滞不前-【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5 12:46:33 阅读: 来源:电火锅厂家

11月30日,第12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中国古都南京落幕,双方就一系列中长期战略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

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周虎城透露,目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视中国为第一进口大国,第二贸易大国。从今年5月起,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双方贸易额下降幅度开始呈收窄趋势,双方贸易有望重新恢复增长。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占到中国技术引进总额的一半。2008年,欧盟对华投资总额45亿欧元,中国在欧盟投资10亿欧元。欧盟对华投资额和中国对欧盟投资分别只占到各自对外投资总额的1.3%和0.6%。这种贸易往来与投资关系上出现的不匹配,说明中欧之间存在巨大的双向投资潜力。

显然,中欧关系的进展已经超越双边合作的范畴,具有全球特点。中欧双方应该以经贸关系作为基石,进一步探讨政治关系。

对此,欧盟方面已有反思。2009年4月,欧盟外交关系委员会发布了长达115页的《中欧关系实力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已成为欧盟“强劲的竞争对手”,欧盟应重新检讨对华政策,实行“互惠的接触政策”。背后的潜台词是,在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情况下,中国却没有顾及欧洲的关切。这份报告,也是欧洲对华关系新时期的一份重要文件。

在中欧领导人峰会前夕,本报记者在北京举行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研讨会”上,专访了《中欧关系实力报告》作者顾德明(Francois Godement)。

作为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法国巴黎政治学院亚洲中心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及东亚国家的发展战略、外交政策、区域一体化进程及各种冲突。他目前被公认为是欧洲对华关系中影响力排名靠前的实力派政策研究者。

虽然他的谈话带有强烈的欧洲本位意识,但不可否认,他真正传递了很多欧洲人的想法。

1. “战略伙伴关系”再定义

《21世纪》:从本次中欧战略对话上看,中欧双方在中欧关系是否是战略伙伴以及如何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的出发点上存有差异。中方主张求同存异,实现双赢;而欧方则更强调彼此间认识上的差异性,以及双方关系中的不平衡因素。你对此有何看法?

顾德明:中国的政治领袖们认为中欧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欧洲的政治领袖们也认同。

但在欧洲学界,由于学者们看到了中欧关系这两年面临停滞不前的困境,所以担心过分乐观地将中欧目前关系描述成战略伙伴关系,将可能造成更多的麻烦,把中欧关系引入歧途。在这次会议上,欧洲学者们有机会正面提醒中方我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彼此对战略一词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在欧洲,战略概念意味着非常重要的,全面的,需要给予严重政治关注的事情。或者你也可以理解为那些涉及到地缘政治的双边或者多边合作协议。

你可以看到,欧洲学者们对于这次会议感到满意的地方是我们发表了上述不同看法,但是没有人质疑中欧关系是真正的伙伴关系,欧洲与会者无一例外地表示中欧之间需要进行更多的接触和谈判。

《21世纪》:能否这样理解,欧盟与大西洋(600558)国家之间由于存在共同的安全利益,可以称彼此之间是战略伙伴关系。那欧盟到底如何看待中欧关系?你又如何看待目前中国业已建立的一些战略伙伴关系?

顾德明:从欧盟的角度,出于对资源配置和在全球的重要性考虑,欧洲与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之间存在非常重要的战略议题,也非常重视发展与这些国家的伙伴关系。

在我看来,中国与不同国家建立的所谓战略伙伴关系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如,中国与俄罗斯建立的所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出于双方对国家和地区安全问题的考虑,协调共同立场,避免造成彼此之间的冲突。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出发点在于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至于中欧关系,如果双方真正想要建立这么一种所谓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需要切实改善双边关系的质量,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接受彼此社会制度和政见不同的现实。

中美关系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选举前谈到亚洲问题时表示,与中国的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但在胡锦涛和奥巴马发表联合声明时我们发现,胡锦涛谈到了伙伴关系,而不是战略伙伴关系。奥巴马则表示要建立战略互信,认为中美关系是全方位的,积极的,但是仍然没有说是战略伙伴关系。

中美之间呈现出的地缘政治关系,需要双方共同解决。

《21世纪》:如果你不同意中方关于中欧关系实现双赢的说法,那么你认为在无条件接触的前提下,欧洲在对华关系中的“失”是什么?中国又有哪些所得?

顾德明:我认为欧盟为中欧关系做出了更多的贡献。由于欧盟是一个由发达国家组成的,统一且完全开放的经济体,这种开放不仅是对商品和货物的开放,也是对服务类产品,以及金融、旅游和个人的进出与停留等领域的完全开放。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因此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有条件的。这体现在方方面面。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中国政府对工业和经济领域进行有选择的政策倾斜,限制外资进入某些公司和国有企业、金融投资领域以及公共产品采购市场。而且存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老问题。

目前欧盟与中国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几乎快赶上美国了,可中欧之间并没有产生美国与中国之间那么大的贸易摩擦。与巨大的贸易额相比,受到欧盟反倾销指控的中国出口产品比重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欧洲人与美国人的消费习惯相似,民间储蓄率也不高,我们也并没有像美国那样要求中国的资本流入欧洲。

同时我们也非常清楚地看到,由于中美关系涉及到亚太地区军事与安全问题,具有中欧关系中所不具备的战略性质。的确,中国是传统上的区域大国,在地缘政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中国也是全球化大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依存度日益扩大和加深。对于欧盟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紧凑而且活跃的经济体,我相信中国不会不关注,中欧关系也没有理由停滞不前。

2. 中欧之间的投资应遵循对等原则

《21世纪》:那么你认为中欧之间有哪些共同感兴趣的战略议题?如果有,中欧是否有必要制定具体问题的议程表?欧方期待的议程是怎么样的?

顾德明:从中欧关系发展的总体和大局着眼,反倾销问题在我看来微不足道。

目前中欧间伙伴关系的协定谈判陷于僵局,几乎处于冻结。双方进行经贸往来的依据仍然是1995年双方签署的经济与贸易合作协定。这个老掉牙的文本是欧洲当时将中国定位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一个所谓一穷二白的发展中国家,为进行经贸合作与援助而签订的。当时中国还远没有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它更不适合经济危机发生后的今天的双边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更新中欧合作协议的内容,赋予中欧合作一些新的欧洲意愿。当然我们更加希望看到中国的互动。

《21世纪》:根据我的理解,欧洲人认为,中国借助了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企及,带动亚洲周边国家,进入了跨国公司全球资源配置产业链条。美国和欧洲成为亚洲出口导向型国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这也是欧洲开始反思无条件接触的根源。这是否意味着,欧盟在未来对华经贸关系上要建立一道新的防火墙?

顾德明: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指的是反向投资,中欧之间需要开辟的新话题。目前中国公司和中国的银行开始收购欧洲企业的少量股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更进一步地,中国公司应该投资欧洲的基础设施行业。但前提是中欧之间的投资应该遵循对等原则。

3. 哥本哈根会谈前景并不乐观

《21世纪》:奥巴马在新加坡出席APEC领导人峰会时表示,他本人并不对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报有太大的希望。那么你认为中欧之间,是否可以在类似气候变化这样的一些全球重大问题上进行战略性合作?比如像在论坛上中欧专家提出的全球监管,在非洲进行共同投资等等?

顾德明:是的,我百分之百地赞成,我们必须在这些问题上深入交换意见。在美国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欧洲已经走出去很远了,我们有碳交易机制,制定了限制碳排放目标。

但另一方面,欧洲的问题是没有在是否应该制定产业政策上达成一致,也没有监管公司和商业行为的有力手段。我认为欧盟需要类似的行政管理措施。当然,前提是维持自由市场经济机制,保护竞争。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其核心是需要正视在欧盟内部27个成员国之间是存在利益竞争的。

《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中欧关系中的战略议题。你认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与欧盟之间存在哪些共同立场和分歧?

顾德明:哥本哈根会谈能得到什么结果我不知道。我更担心欧洲和日本做出大量减排承诺后,如果其他国家不跟进,不能达成严格的限制目标,京都议定书有流产的危险。表面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并行不悖的美好愿景,但是却不能达成一个切实有效的共同行动纲领,那将会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能够理解美国在当前的经济困境时期,将面临多少棘手的国内问题,也知道中国做出承诺所需面对的国情,但是希望中国能够做出更多的努力。

《21世纪》:或许哥本哈根会议可以先在一些大的指标上达成原则性意见。比如发展中国家主张对人均碳排放指标根据地区发展程度进行有区别对待。这或许是条出路。

顾德明:是的,哥本哈根会议的目的是在确定衡量的标准上达成一致。近日来在这一问题上似乎有些进展,但实在是没有时间了,有许多迹象显示形势正在恶化。在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减排目标认识上的歧异。

在这一问题上,请相信欧洲人和日本人并非出于私利,他们只是想做出表率,而其它国家和地区必须跟进。

无论如何,面对环境问题美国都不得不对游说集团和利益集团说‘不’。不但在美国是如此,在欧洲和中国也是如此。在环境问题上,要对利益集团进行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

玻璃钢方管

巴中灌浆料价格

牙科椅套

美业连锁联系尚你美招商

银川变压器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