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锅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火锅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对策

发布时间:2021-01-21 16:26:55 阅读: 来源:电火锅厂家

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对策

主持人(钱颖一):欧债危机还在演化,欧洲和美国经济会是什么样的走势?  王涵:欧洲问题的解决,中长期可能要走财政联盟或政治联盟的道路;短期内的解决办法则是债务货币化。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央行说要多发货币,把短期利率压下去。一般来说,企业或政府扩张资产负债表是以信用受损作为代价的,而央行扩张资产负债表救助实体经济,则是以币值降低作为代价。我要提醒大家,我们的外储不完全是美元,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欧元,欧元贬值会使我们以美元计价的外储减值。  我们再来看美国。为什么美国居民和政府部门去杠杆的进程那么快?原因之一是一部分私人部门和政府的负债转移到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从其近期的表述来看,美联储对进一步放松似乎也没有表示太多反对意见。这是不是意味着,短期之内,美联储还是会坚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张生举:是不是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结束,欧洲现在经历的是另一场危机?这场危机是叫欧洲危机,还是叫欧债危机或欧元危机?这场危机到底会怎样?它会不会在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例如欧元区解体、主权债务违约——之后结束,还是一直半死不活地拖下去?  大家讲这场危机中存在博弈,那博弈者是谁?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那是主动退出,还是被动退出?博弈几方的力量对比如何?我们不能只看到棋子在动,却不知道棋手的动机和逻辑。  有人说欧洲会日本化。其实,日本的基础设施、养老保险都很好。中国人如果能有日本人这样的生活水平,那是值得向往的。日本经济在结构转型以后,就是这么一个发展逻辑。  美国开采页岩气,要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这对世界经济结构乃至政治结构会产生重大影响。在2012年奥运会期间,美国人把“好奇号”送到火星上了。这次探索火星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新技术。前几天,我们单位组织党日活动,我们到大连的港口去参观一个驱逐舰。我们的驱逐舰比美国人的要落后20年。所以,美国依然非常强大。  朱宁:我的研究偏重于行为金融方面,根据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人们对于未来的风险总是系统性地低估,而对于未来的收益总是系统性地高估。大家每年都讲危机,从希腊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到现在谈论欧洲经济危机。大家应该想想,下一年是不是会出现比当前更恶劣的情况?我谈几点情况。  第一,美国、欧洲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开始为欧元解体做准备。它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金融资产、风险敞口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相关性,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重估。  第二,原来我们认为,经济本身有周期;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融机构通过交易、投机也可以导致风险、制造周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对于国家层面的财政状况关注比较多,而对私营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行为关注不够。  一些国际性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如利率互换、CDO、CDS等——跟老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产品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也可以为他们进行投机提供对冲,使他们可以进行跨产品交易。  致力于新金融的大型投资银行与从事传统旧金融的小型银行,对国际投资者的影响是不一样,对国际资产定价的影响力是不一样。大银行受到欧元区波动、解体的影响较小。而中小型地方性银行,由于大部分资产是本国或邻国的金融资产,一旦欧元波动或解体,会受到重大冲击。这些金融机构跟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中小企业的业务联系紧密,因而会对当地民众造成不利影响。  钟伟:欧洲的情况确实不好,但我们不应该把德国看得太悲观。  德国加入欧元区之后,承受了两次通胀的冲击。第一次冲击欧元换马克,居民按照2马克换一欧元进行兑换,而商店换价格标签时多数是按照1.7-1.8马克兑一欧元进行计算,那时德国承受了比较大的通胀冲击。第二次是2008年次贷危机时,德国生活必需品价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这导致德国民众对欧元的兴趣并不强。  目前德国的贸易和投资对欧元区的依赖程度不到40%。  所以,我认为,德国可能会受到欧元区的较大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的影响。  近期,从西班牙和意大利撤出的资金,大部分流向了美国,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德国,导致德国银行的存款增加、德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明显上升。  我看好美国经济。我认为,美国经济在二季度已经见底,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经济会回到长期增长趋势线,甚至会有更好的结果。  从能源供应来看,只有美国在页岩气方面有量产能力,这是它的独门秘籍。世界最大的页岩气储量国是中国,但中国没有能力开发。  美国目前处于投资的上端和需求的下端。美国再振兴制造业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上,苹果、波音等美国公司完全可以把全球各地的生产基地陆续撤回美国本土。问题只在于,美国劳动力从服务业脱离出来加入到制造业的速度还不够快,所以,美国的熟练工人和技术工程师还不够多。美国处于需求下端则意味着,全球贸易增长将放缓。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全球化时代过去了。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在全球所有资产中,美元资产最安全,资金会流向美国。  沈建光:法国为了解决当前问题采取的措施对它今后的增长是非常不利的。法国让富人缴税,导致很多法国富人开始考虑移民。  解决欧债危机,最终靠欧洲央行,比如说,靠购买国债。  全球经济形势与中国对策  欧洲的主要问题是政治问题。我觉得,在政府层面,欧洲捍卫欧元区的决心还是有的。最近,事情出现了一点转机,德国总理支持欧洲央行行长的观点,使欧洲央行购买意大利、西班牙国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欧元区短期内解体的可能性非常小。  美国经济现在出现了很大转机,特别是房地产。我在美国待了一个月,听一些美国投资者说,现在没有必要投资新兴国家了,今年美国的股票增长了百分之十几,房地产有了很大起色,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在上涨,旧金山的房价超过了2007年危机以来的最高点。企业的情况特别好,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打下了坚实基础。  虽然美国开始复苏,但不会给中国带来太多利好消息。我在美国这一个多月,发现的“中国制造”很少。我每次去美国买东西都看产出地,现在多数是墨西哥、东南亚产的,中国生产的越来越少。比较饮食、居住等成本,美国不比中国贵。中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都在上升。  郑昌光:我觉得,欧元区、美国、中国都是连在一起的,而且非常紧密。任何一个经济体出问题,其他经济体都会受到影响。每个国家都考虑自己的利益。在欧元区里,各个国家在博弈。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主持人:欧洲经济继续低迷,而美国经济可能向好,这对中国经济会有哪些影响?  张生举:有人说,他们到欧洲去,发现欧债危机在当地报纸上已经不是头条了,当地老百姓也不再经常谈论。而我们在这个炎热的周末下午讨论这些问题,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欧债问题与中国经济有关。那么,欧债危机对我们到底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可能承受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现在银行都在说,他们没有多少欧债的资产,大家不用担心。但他们都没有透露持有多少欧债资产。这一块的风险还没有暴露。  另一块风险是外贸。欧洲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如果欧洲经济继续低迷,对我们的出口会有多大影响?欧洲是不是已经到了底部,现在可以抄底了?我最近看到一个报道,和记黄埔的李嘉诚觉得现在是一个机会。如果机会已经出现,那我们就要抓住。  我们研究欧债危机,应该解答这些具体问题。但我还没有看到明确的答案。  王涵:如果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这两大央行在短期之内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那可能导致我们过去两年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实体经济没有太多需求,但流动性泛滥,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被炒高。2010年,美国经济稍有起色,原油价格就大涨;中国经济增长稍快,有色金属价格就被炒高。2012年,需求方没有太多炒作题材,大家就炒供给方的题材,美国干旱这一个因素就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我们要继续关注全球流动性过于宽松导致的资产价格上涨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此外,欧洲的银行去杠杆化,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负面影响。欧洲银行有可能要削减它们在全球持有的资产数量。印度等国家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我们看欧洲银行的资产结构,东欧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东欧的一些经济体对西欧银行的负债占到自己国家GDP的60%到120%。如果资金流出过多,东欧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可能遭遇类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危机。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风险。  此外,对于中国来说,以前我们认为,只要美国经济起来,它的进口就会增长,带动我们的出口增长。但是,我们要看到,美国这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能源业、制造业的扩张,而不是因为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扩张,那些企业需要进口的产品跟我们出口的结构不匹配,所以,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无法像过去那样带动我们的出口。  事实上,如果美国制造业部门复苏,这本身就意味着资本向美国回流。而如果欧元贬值导致我们以美元计的外储缩水,中国出口短期内又难回从前的高点,且新兴市场可能面临从东欧开始的资本外逃、本币贬值压力的话,则中国所面临的贬值及资本外逃压力是不容忽视的。总的来说,我认为短期内需要更多的关注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钟伟: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压力远远比我们预想的大。我们可以回顾1998年到2002年,那是国有企业整体脱困的时期,现在结构调整的困难不低于那时。国有企业整体脱困指标是企业亏损面小于20%、企业税后净利润持续高于5%,现在,中国实体经济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平。我对中国经济的中期增长非常悲观。如果我们不进行根本性的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将被证明是一场泡沫。如果我们珍惜机会,进行了改革,中国经济也许还有机会。  货币政策可以继续向松微调  主持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  连平:我觉得,从目前形势来看,货币政策可以继续向宽松的方向微调,但没有大幅度放松的必要。这有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不必过于担心经济增长低于目标。  二季度经济增长率下降到7.6%,7月份的数据依然很不理想,令市场大失所望;但实际上,有些数据有转好的迹象,比如说投资和消费等扣除物价因素它们的增长率比上月微幅上升。  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年度经济增长率会降到7.5%以下,我们判断,在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消费增长相对平稳和投资增速逐步有所加快的情况下,全年增长有望达到或接近8%。未来一两个月之后,有些数据可能逐渐好转。为此不应大手笔地推动信贷增长。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吸取2008年底2009年初的教训。近期信贷数据看上去很不好,不能完全归因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而与银行的经营行为有很大关系。我们了解的情况是,实体经济对信贷有需求,而银行因为不良资产状况有所反弹而相对谨慎。我相信,8月份的信贷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商业银行不会让信贷额度放空。  第二,明年物价可能进入上行周期。  虽然CPI涨幅在逐步走低,7月份涨幅只有1.8%,但这个数据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涨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明显回落,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环比都在上升。大部分预测都认为,明年物价可能有一轮上行的走势。劳动力价格、国际粮价、石油价格上升将推升CPI和PPI.  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不能只针对眼前的情况,不能只考虑这个月、这个季度,而要考虑到未来至少一年的物价运行,这是货币政策应有的前瞻性。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现在货币存量很大,适当收紧以控制增量是有必要的,所以进一步大幅度放松不可取。  第三,房地产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去年以来准备金率多次下调、利率两次下降,流动性趋向宽松、交易成本开始下降,预期发生了很大转变,房地产价格易涨难跌。中央要控制房地产价格,现在却出现了上涨。未来货币政策任何放松的举动都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房地产市场的利好。因此,货币政策放松需要谨慎。  第四,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已经不低。  货币供应量M2的目标增长率是14%,7月份已经到了13.9%。从削减货币存量、降低货币供应增长速度的角度看,今年大幅度突破这个指标是不合适的。最近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非常谨慎,与这个指标有很大关系。  第五,中外利差收窄可能推动资本外流。货币政策与资本流动关系密切。年初央行说,利率调整要考虑到资本流动。以前,我们主要是考虑利率上调会不会导致更多资本流入;现在则要反向思考。目前资本流出的压力是比较明显的。央行下调利率,使中外利差收缩,可能加大资本流出的压力。这是货币政策短期内需要斟酌的问题。  第六,市场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开始下降。央行为什么降息并同时推行利率市场化?我认为,重要原因是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太高,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意愿,所以央行要推动市场实际利率下行,以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一季度没有降息,准备金率下调在推动市场实际贷款利率下行方面的效果不明显。从央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银行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的比例明显下降,一季度这个比例是70%以上,而6月份接近67%;银行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的比例则明显上升。这还只是2012年6月8日第一次降息的效果显现。7月初央行又降了一次息,未来向下拉动利率的作用会更强。  最后,银行业的走势需要关注。上半年银行的业绩还不错,但大银行盈利已经开始收缩。下半年,降息的影响开始显现,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在下降,同时中间业务收入迅速放缓。降息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压力将在明年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如果央行再降一次息,不良资产余额小幅增加,则商业银行明年可能出现利润负增长。这也将是货币政策在推行降息和利率市场化举措之后,要进一步实施同方向操作时应当谨慎考虑的问题。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

莎普爱思滴眼液